【信息发布时间:2025-09-18 16:54】 【我要打印】 【来源: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在招投标领域,公平公正是维系市场秩序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围标串标、信息泄露等破坏公平的行为手段不断翻新,给监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宁易新”招标投标交易系统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通过智能辅助评标,为守护招投标领域的公平正义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智能清标:让围标串标无处遁形
招标投标领域,“抱团”投标、围标串标、虚假投标等乱象由来已久,其操作隐蔽、取证困难,常让监管部门束手无策。不少投标单位通过注册多家空壳公司,联合无实际竞争意愿的单位串通投标,他们约定报价区间和涨幅,或在技术方案上相互模仿、保持高度一致,以此排除其他竞争对手。
“宁易新”招标投标交易系统的出现,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系统在评标准备工作环节中嵌入清标功能,对投标文件MAC码、造价锁号、上传IP地址、文档作者等核心数据进行雷同性分析比对,同时精准提示清单报价异常、技术标文本相似的情况。近日在某项目一期工程招标中,11家投标单位因“文档作者及保存者与其他单位一致”被判定为无效投标,并移交行政监督部门进一步调查,实现了对隐形串围标的精准打击。今年以来,交易中心借助“宁易新”系统向监管部门报送串通投标等违法线索联系单11件,以技术力量筑牢交易公平防线,有效遏制了招投标乱象。
双盲评审:彻底切断身份干扰源
以往暗标评审仅对投标单位进行匿名编码,技术标格式检查全凭评标委员会人工核验,不仅效率低下,更难防“暗度陈仓”——有些投标单位在文档中暗藏特殊标记,比如在页眉角落加个微小符号、将某段文字行间距调至异常数值,甚至用特定词语组合传递身份信息。这些隐蔽标记往往逃过人工检查,导致信息泄露,直接影响评审公正性。
“宁易新”系统在暗标评审方面实现了智能化升级,系统自动隐藏投标人信息并进行编号,智能按照招标文件中对于暗标的要求,扫描技术标字体、字号、页眉页脚等格式细节,一旦发现可能“泄露身份”的标记或格式错误,立即汇总预警。从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在不知晓投标人信息的情况下,对匿名技术方案和商务响应内容独立打分,从源头切断了身份信息对评标公正性的潜在干扰,被称为“双盲评审”。同时,系统新增对评委畸高畸低打分的智能提醒功能,当出现偏离合理区间的评分时,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有效避免了“人情分”“关系分”的干扰,让评审结果更趋客观公正。
智能评审:评标效能“提速增质”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单个标段吸引超2000家投标单位参与角逐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评标委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简单重复的客观项信息比对上,不仅严重拖慢评审进度,还可能因人工操作的疲劳与疏忽导致误差。
“宁易新”系统重构评审流程,在房建市政项目中试点基本要求智能评审,实现工期、报价、质量验收标准等评审项智能化核验,原本需要数小时人工比对的信息,系统瞬间就能完成精准核查,大幅压缩了评审时间。智能辅助评审使评标专家摆脱了客观评审的精力消耗,专注于专业评审,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目前已在房建市政合理低价法项目近300个标段中应用。
“宁易新”系统的落地实践,不仅是数字技术赋能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鲜活样本,更深刻彰显了以创新手段筑牢招投标市场公平底线的坚定决心。下一步,“宁易新”系统将遵循“数据深度融合、监管精准穿透”的路径持续优化,为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